首页 > 人造板

石窟寺文化需要基于保护的“新开发”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时间:2021-12-16 15:42:34
分享到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其中提出,在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麦积山石窟等重要石窟寺开展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示范效应的综合性文物保护工程,打造数字化精品展示项目。同时还要求到2035年,建立完善的石窟寺保护体系,全面提升中国石窟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石窟寺是我国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明同其他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几乎每一座石窟寺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色。因此,加强石窟寺文化保护与利用,对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近些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石窟寺文化的兴趣也越来越高。2020年国庆期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是龙门石窟依然接待了26.5万人次的游客,云冈石窟接待了15万人次。从这些数据足见人们对石窟寺文化的热爱。从国际影响力上看,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除了吸引国际政要和游客外,也吸引了国际媒体的争相报道。

然而,在石窟寺文化大繁荣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由于历史欠账多、基础薄弱等原因,石窟寺文化也出现了一些过度消费的问题。比如一些历史悠久的石窟寺,为了适应新消费习惯,竟然在石窟内模仿玄幻盗墓电影中的场景,从而颠覆了历史文化,传播错误知识,使积淀厚重的石窟寺文化变得“快餐化”“轻量化”“浅薄化”,甚至低俗化。

保护石窟文化首先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对已经研究比较透彻的、开发较成熟的石窟寺进一步做好整理、提升与保护工作。保护文化的前提是要充分尊重文化。在数字社会,石窟寺文化的保护一方面需要借助数字技术实现“数字石窟”,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先进的虚拟技术、全息技术,动态还原石窟寺,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云游”石窟寺。

保护石窟文化需要夯实石窟寺本体的历史文化研究。对于石窟寺文化,研究和保护是两条腿,缺一不可。要想保存好石窟寺文化,就必须做好遗迹考古研究,达到充分认知石窟寺历史的目的。对于已经研究充分的石窟寺,人们应以此作为实例总结丰富古代文化艺术,从而让石窟寺文化世代相传。

保护石窟文化需要创建鲜活的时尚文创,让石窟寺“活起来”。石窟寺是一座内涵深刻的文化宝库,如果合理开发,做好文化创意,石窟寺文化不但能够活起来,而且还能够“火起来”。比如,在刚刚结束的上海时装周上,“云冈”就成为这一季的主题。“梦回云冈”秋冬时装大秀将云冈石窟的藻井图案、千佛元素应用到服装设计中,使现场观众惊叹不已;《须弥幻境》时尚文创将古老沧桑且略显“高冷”的千年石窟元素演化成鲜活时尚的文创产品,一经推出,立即引起媒体和消费者的注意。而洛阳龙门石窟创建的“5G+文创”项目,也使石窟寺文化在当代艺术的助力下再次焕发活力。

此外,保护石窟文化需要提升石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作为我国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石窟寺文化不能局限在一个地方。实际上,石窟寺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因此,我们需要提升国际传播力,将石窟寺文化发扬光大。比如,克孜尔石窟壁画充分吸收了中原汉地艺术、印度艺术、希腊艺术和波斯艺术等多种文化养分,创出独特的“西域龟兹艺术画派”风格。如果把这种不同文化交流的艺术传播出去,让印度、希腊、伊朗的老百姓也知道我国古代文化的包容多样,不但能提升该石窟的国际吸引力,而且也提升了影响力,从而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文化资源。

(作者:聂书江,系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关键词:

保安全、拿资格、抠细节 冬运中心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临战状态

2021-12-16

人民财评: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2021-12-16

靠双手让日子变得更美好

2021-12-16

第一观察·瞬间 | 中俄元首视频会晤:相约北京见,携手向未来

2021-12-16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70791973例

2021-12-16

他们为何奔向先行示范区——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透视

2021-12-16

Copyright   2015-2022 南方木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